李俊、皇甫正茂等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于加强新时代农村实用人才培训的提案》(第03号),已由县政府交由县人社局办理,经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整合资源建设培训基地
一是制定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实施方案。聚焦乡村全面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人才需求,以农民为中心,充分发挥县农广校为主体的培训体系的作用,整体提高科技文化素质,以服务产业、注重质量、创新发展为原则,培养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农民队伍,促进农业转型升级、农村持续进步、农民全面发展。罗平县2024年高素质农民培育项目投入中央资金146万元,计划培训高素质农民300人以上,其中经营管理型50人,专业生产型250人。二是进一步加快农民田间学校建设。目前,罗平县有农民田间学校4所。涵盖农产品加工、农旅融合、种养基地等,其中省级共享农民田间学校1所,同时,还获得第一批全国优质农民田间学校,省级优质农民田间学校等。罗平县农业农村局每年依靠基层农村推体系建设一批示范基地,各农村推广部门都有示范样板基地,可作为培训的实习实训基地,也可以进行系统参观交流、实习等。罗平县农业农村局在中国农村远程教育网有师资库,目前有师资51人,涵盖种养技术,农业农村政策等,可以满足全县农业科技培训需求。三是积极组织开展云南省专家基层科研工作站的申报工作。专家工作站的设立,对构建现代农业发展的技术支撑体系,形成科研推广结合、不同层次、上下联动、以点促面的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和推广新模式,实现了科研、试验、推广和生产的有效对接,全面提升基层服务水平和能力,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高层次人才培育、产业发展等方面搭建了新平台,为基层重点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和社会事业发展提供决策咨询、技术指导、科技服务和人才培养,促进科研成果在基层转化应用,培育基层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四是依托零工市场加强技能培训。让零工市场变身为“技能学校”,对接特色产业及用工量大的企业,以用工市场需求为导向,针对性开展地方特色产业及行业等季节性用工需求较大的订单式培训项目,提升就业成功率和匹配度;改革培训方式,将培训地点延伸到村镇,零工市场派遣专业技能老师开展送课下乡,进行移动式、小班式教学,提升培训覆盖面和精准度。
二、千方百计加大人才招引
一是科学制定人才发展规划。制定出台《“干部回乡规划家乡”推进乡村人才振兴实施方案》,研究起草《罗平县“““十四五”””人才发展规划》《加强和改进新时代罗平人才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文件,人才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善。深入推进农村优秀人才“归雁”工程,开展干部回乡规划家乡行动,累计吸引在外人才4348人参与乡村规划编制,完成行政村规划任务145个,自然村规划1136个。二是积极搭建人才工作平台。不断深化与省内外“大院大所大校大企”合作交流,袁理春专家工作站、肖践明专家工作站、黄平专家工作站等12个专家工作站落地罗平,为科技交流、人才培育、技术推广应用等提供优质平台。充分发挥好群团组织联系人才桥梁作用,组织开展人才回引交流座谈会,常态化与专家人才座谈交流和沟通联系,曲靖2024年“花海畅谈 共创未来”双招双引招商推介会在罗平召开,为人才交流搭建平台。三是统筹开展人才招聘和引进。2024年,全县公务员、事业单位、“三支一扶”等政策性招录工作较往年提前近3个月,招录公务员45人、定向选调生21人、事业单位人员92人,招募“三支一扶”大学生22人、社区(村)基层治理专干49人,教育人才引进招录13人。四是强化服务保障。严格落实“珠源英才卡”各项服务事项和专业技术等人才的岗位津贴等工资福利待遇,制定印发《关于征集专家人才产业服务团有关需求的通知》《域外罗平籍优秀人才联络服务行动实施方案》等文件,为人才提供全方位、多层次服务保障。印发《关于开展全县人才资源摸排工作的通知》(罗党人才办[2024]1号),对乡土人才及农村实用人才进行摸排,并根据省、市关于乡土人才评定有关政策,对拔尖乡土人才等人才进行申报认定。五是强化宣传引导。加强人才典型选树和宣传,督促各单位多方面挖掘人才引育管用各环节、各方面的经验做法和优秀典型,大力宣传罗平人才工作探索实践,聚焦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积极宣传各领域人才服务营商环境、服务产业发展、服务乡村振兴的经验做法。金炳界、杨洪琼等一批优秀典型和先进事迹,先后在省市县级官方媒体进行宣传报道,2024年以来向市级部门报送人才信息3篇,切实营造尊重人才、爱护人才、向人才学习的良好氛围。
三、多措并举开展人才培育
一是统筹用好各类教育培训资源,调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农民培训、实训。农业农村局紧紧围绕全县农业农村工作大局,对标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绿色食品打造、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中心任务,坚持“需求导向、产业主线、全程培育”,创新方法和模式,分课堂集中讲授、专业实习实训、参观交流三个模块进行,推进新型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能力提升,种养加能手技能培训、创新创业本土青年人才培育、乡村治理及社会事业发展带头人培育、农村妇女与有劳动能力残疾人技能提升、农村致富带头人、罗平县产业工人队伍建设与改革工作农业产业工人培训等行动,积极开展培养适应产业发展、乡村建设急需的高素质农民队伍,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有力人才支撑。2024年以来,已开展玉米单产提升培训55人,新品种玉米种植培训58人,大豆单产提升培训54人拖拉机联合收割机驾驶员培训40人。县委组织部依托《曲靖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学校2023年培训工作方案》,调训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15名、村(社区)党组织书记15名,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或技术骨干、基层农技人员以及农机营销人员10名,着力人才提高技能技术水平。县人社局大力实施“技能罗平”行动,结合全域旅游、生物资源加工、乡村振兴示范区“三个定位”积极开展起重装卸机械操作工、美甲、美容师、民族刺绣、妆面定制、网络创业培训、菌类种植、家政服务、健康管理师等工种,实行订单、定岗培训,全县共组织开展技能培训23个班次1094人。二是创新育才机制。建立“党建+乡村CEO”和专家团队的人才培养模式,板桥镇在全国范围聘请3名经验足、知识广、懂乡村爱农业、善管理能经营、思路清朝气足的乡村CEO参与“云上花乡”乡村振兴示范园的建设管理,并发展5名当地年轻人加入管理团队,带动3个村26户农户自主创业,300余名村民参与了示范园建设,示范园已累计吸引18万余游客和130余个团体前来观光体验。三是振兴乡村人才。深入实施“万名人才兴万村”行动,对142个原建档立卡贫困村(30个能率先实现乡村振兴的重点村)选派429名各领域专业化优秀人才进行驻村帮扶,从各领域选出29名专家人才作为科技特派员,到全县各乡镇(街道)开展技术服务和乡土人才培训。鼓励支持369名村组干部参加学历和能力提升行动,开展“乡村振兴主题培训”800余人次。全县现有村党组织书记152名,村组基层党支部书记880名。四是培育基层科技创新人才。对专家工作站予以经费资助,激励专家人才向基层流动,加快知识技术和科研成果向基层转移转化,推动基层产业转型升级。截至2024年7月,袁理春专家工作站围绕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经济作物栽培),培养13名中级职称以上的专业技术人才,现场技术培训120人次,解决技术难题3个,财政资助资金10万元,产生经济效益25800万元;符明联专家工作站围绕高原特色现代农业(金丰油脂制造业),培养14名中级职称以上的专业技术人才,现场技术培训913人次,解决技术难题5个,财政资助资金10万元,产生经济效益664万元;刘艳芳专家工作站围绕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大天种业微生物学),现场技术培训500人次,解决技术难题4个,财政资助资金10万元,产生经济效益,6025万元。
感谢你们对政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恳请以后多提宝贵意见。
罗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4年9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