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姝莉等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于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增强企业发展后劲的提案》已由县政府交由县发改局主办,县工信商科局协办,经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今年以来,罗平县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及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全县上下迅速行动、多措并举,明确分工、协调联动,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切实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实现罗平县营商环境全面优化提升,推动罗平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一、经营主体总体情况
目前,全县经营主体58833户,其中,个体工商户50817户,企业8016户。注册登记个体工商户3905户,注册登记企业290户,个转企完成14户,新培育“四上企业”4户,今年以来个体工商户注销19064户,企业注销1139户;罗平产业园区累计入园企业133户,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9户,园区工业总产值突破100亿元。
二、工作开展情况
(一)加强组织领导,高位推动。成立以县委书记、县长任双组长,常务副县长任常务副组长,有关副县长任副组长,各相关部门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推进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工作。建立领导小组办公室,下调5个专项工作组,全面推动营商环境的各项措施落地生效。
(二)建立工作机制,强化举措。认真贯彻落实《云南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结合我县实际,陆续出台了《罗平县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工作实施方案》、《罗平县优化营商环境“暖心行动”工作方案》、《营商环境提质培优年行动方案》、《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等系列政策文件,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明确了优化营商环境的时间表任务书和路线图,将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各项指标任务分解到具体的工作中,明确了具体措施、任务指标、完成时限。
(三)狠抓工作落实,强化保障。一是严格落实涉企检查报审,除特殊类别外各类涉企检查严格报审和备案,有计划开展检查,切实维护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秩序,每月1-15日期间为企业静默期,做到“无事不打扰”。二是深化投资项目审批制度和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企业投资项目备案实行线上办理,网上备案,当场出具投资项目备案证;企业办理建筑许可压缩至30个工作日以内。强化网上审批平台的应用,实行“一窗受理、统一赋码、并联审批、实时流转、跟踪督办、信息共享”,形成统一的行政审批效能监管体系和责任追溯体系。项目立项、用地规划、工程建设、施工许可、竣工验收4个阶段实行“一家牵头、并联审批、限时办结”。三是登记财产当中的办理网签、税款征收、登记等事项全面进驻政务中心,实行“一站式”办理,提高登记效率,将一般登记业务办理时限压缩至2.5个工作日,抵押登记2个工作日以内办结。2024年以来颁发不动产权证书7225件,出具查询证明材料3650份,办理抵押注销2265件,查解封60件,接受咨询6100余人次。着力化解不动产权“登记难”“办证难”历史遗留问题。罗平县不动产登记历史遗留问题处置共涉及16个小区,11家开发商共7764户,目前,登记办证化解率为100%,共办理不动产权证5511户。四是集约节约用地。紧扣重点项目,强化用地保障服务,确保重大急需项目及民生项目落地。截至目前,共计报批罗平县2024年度第四批次农用地转用、富源至罗平高速公路等12个报件,面积共计3898亩;出让“标准地”3宗,出让面积15.5989公顷,“标准地”出让率为100%;加大批闲土地处置力度,目前,批而未供已处置383.17亩,处置率8.97%,闲置土地已处置4145.26亩,处置率91.73%。五是将建设项目用水、用气报装纳入“一件事一次办”,报装不超过3个环节。拓宽用水用气线上报装渠道,加大微信营业厅、手机端APP等宣传推广力度,依托“曲靖通”APP信息互通联办,提供报装、查询一站式等服务,实现材料一次性上传,“零跑腿”办理。六是办理“水、气”接入工程外线审批涉及规划、绿化、道路挖掘、占道许可等环节,由供水、供气企业直接申请或代建单位申报,相关部门实行一窗受理、并联审批、联合勘验、统一出件,在2个工作日内办结。七是加大金融支持力度,优化开立企业账户程序,对企业用户实行备案管理,办理时限压缩至0.5个工作日以内。加大对中小微企业信贷支持力度,简化贷款手续,对申请银行信贷提交的资料,无实质重要性的文件一律压减,对普惠口径内的中小微企业申请1000万元以下额度的抵质押贷款业务,申请材料压减至不超过6项(类)。八是提升企业纳税服务,推进“一门、一次”办税,实行“一窗一人”办税模式,70%以上涉税事项能够一次办结。在申报缴税、发票领用和代开、证税收优惠等涉税事项网上办理。全面落实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优惠政策落实面达到100%。九是严格执行各项减税降费政策,截至2024年8月31日,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16812万元,其中税收15861万元(小规模纳税人13097户,金额11429万元),非税584万元,社保费366万元。十是全面清理县级部门行政许可中介服务收费项目,加大涉企收费检查力度,清理违规收费。积极受理群众举报投诉碰口费、管网建设费等垄断行业乱收费行为,加大对社会团体的收费行为检查,规范行业协会商会的收费行为。十一是稳步推进清欠工作,加强源头治理,细化工作措施,稳步推进清理拖欠中小企业账款专项工作。2023年以来,接国家、省、市反馈投诉拖欠中小企业账款22件,投诉金额7190万元。已办结22件,办结率100%。其中签订还款协议20件,现已偿还资金1236万元;2件有争议投诉件正依法解决争议。
(四)提升服务质量,构建新型政商关系。加强与民营企业沟通交流,切实保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一是针对企业办事难、环节多、来回跑、多头跑等问题,出台服务承诺制,做到企业开办0.5个工作日完成、政务服务事项即办件当场办结、承诺件办理时间压缩70%以上、一般诉求3天解决、复杂问题3天出方案并推动解决。二是建立领导干部挂钩联系重点企业机制,县级领导对县域126家规模以上及重要工业企业分别对应挂钩联系,截至2024年1月至5月,共收集42家企业反映43个问题,已经帮助企业解决13个问题,其他30个问题均为市场低迷、企业销量下滑的原因导致经营困难,一时难以解决。三是强化营商环境投诉办理机制,夯实基础服务能力,2024年1-9月共收到投诉举报件19件,已办结销号18件,办结率94.74%,办结满意率100%。四是全面实施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2024年1—9月,平台共产生办件23026件,评价总数19993次,评价率达86.83%,好评率100%,差评整改率100%。五是持续开展投资项目代办。在县政务服务中心成立了罗平县投资项目代办中心,对重点项目和招商引资项目开展全流程代办服务,2024年1-9月份,共受理投资代办项目34个,其中(招商引资项目2个,重点建设项目6个,一般性建设项目26个),代办事项120项,投资概算333250.67万元。六是持续推进“三进市场主体”活动,坚持政策宣传解读、政策服务、政策兑现进市场主体,让市场主体知晓政策、弄懂政策、兑现政策。七是聚焦基建、重大项目、重点工作等信贷需求,定期召开政银企联席会议,研究企业信贷需求主题,推动银行金融产品与企业融资需求精准对接,截至2024年7月末,省农担公司罗平办事处累计为全县2540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行担保投放贷款51131.91万元,其中2024年为新增36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投放担保贷款3960万元,目前在保722户,在保贷款23002.19万元。担保费率实现“零费率”全覆盖。八是建立监督检查机制,严肃监督执纪问责。县纪委、县发改局通过清廉罗平优化营商环境“暖心行动”,成立联合督查组,督查改革落地情况和破坏营商环境的作风;县政务局通过“营商环境投诉举报和问卷调查平台”“互联网+监管”平台进行监督;采取“双随机、一公开”方式监管,积极拓展部门联合监管,形成监管合力,严肃查纠执行政策做选择、搞变通、打折扣、简单粗暴“一刀切”、动辄要求企业停工停产等。九是制定《罗平县“高效办成一件事”优化提升政务服务实施方案》,梳理形成26个主题事项《2024年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清单》,县行政审批局实施的279项行政审批许可事项全部进驻县政务服务中心办理,进驻部门31个,进驻事项682项,进驻率为63.15%,还有6个部门没有做到“应进必进”。十是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提升政务服务效能。设立开办企业、企业信息变更、企业注销、开办诊所、不动产登记、社会保障卡居民服务、个人创业、退休、失业人员服务、车辆报废等26个“一件事”综合服务窗口,截至目前,办理“一件事”9499件,其中不动产登记1492件、车辆报废1780件、个人创业16件、教育入学3408件、开办餐饮店24件、开办运输企业6件、开办诊所20件、开酒店4件、农村村民建房536件、企业开办303件、企业信息变更102件、企业与员工解除合同241件、企业注销55件、社会保障卡居民服务650件、省内医保社保关系转移接续25件、失业人员服务26件、退休85件、新生儿出生723件、信用修复3件。
三、存在的问题
(一)政务服务质效还有待提高。一是实体大厅建设滞后。政务服务中心使用面积仅有672平方米,不能满足集中办理需求。二是政务服务事项未全面进驻。县级政务服务中心应进部门37个,应进事项1080项,实际进驻部门31个,进驻事项682项,进驻率为63.15%,没有完全做到“应进必进”。三是进驻事项授权不充分。进驻到县政务服务中心的31个部门682项政务服务事项,除县市场监管局、县行政审批局、县消防大队、县气象局、罗平运政所、县烟草专卖局、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7个部门进驻的330项政务服务事项授权到窗口办理外,其余24个部门352项政务服务事项存在明进暗不进、体外循环、窗口虚设等问题。
(二)打造一流服务环境仍有差距。一是资源整合不充分。受跨行业、跨地域、跨系统等因素制约,部分数据更新不及时、共享不充分、关联不紧密,客观上影响了工作成效。二是办理人员业务培训不够。“一件事一次办”改革工作启动以来,各部门对窗口工作人员培训不足,部分人员业务不精,对上级政策文件学习不够,对业务流程操作不熟,影响企业和群众办事效果。
(三)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还有差距。完善违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案例归集长效排查机制,设置市场准入显性和隐性壁垒排查力度不够。
(四)融资难问题仍然存在。当前银行对民营企业的信贷服务仍以不动产抵押担保为主,银行承担的风险相对较小,但多数企业规模不大,土地厂房等固定资产少,多以流动资产为主,普遍缺乏可用于贷款的有效抵押资产,很难及时获得银行融资需求。
(五)要素制约依然突出,招商引资落地存在困难。园区土地“征而未供”现象严重,土地利用比较粗放,企业集约节约用地意识淡薄,有的企业不计成本过多占用土地,造成厂房及土地闲置。建设用地政策变化快、审批周期长,目前无占补平衡,一定程度存在项目等地、地等项目”供需矛盾;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人才匮乏现象严重,企业高层次人才占比较低。
四、下步工作建议
(一)认识再深化,强化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新担当。各部门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论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用户思维、客户体验”理念融入政府服务全链条,把企业和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作为衡量营商环境建设成效的标准,从企业和群众的需求出发,主动换位思考,推动流程再造、创新支持政策、优化服务供给,当好“服务员”,努力打造行政审批事项最少、程序最简、流程最优、效率最高、服务最好、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获得感最强的营商环境。
(二)工作再部署,明确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新标杆。一是流程再造。要用好一张政务服务事项清单,大力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完善常态化“走流程”机制,推动政务服务迭代升级,让企业和群众的事更多在线上就能办成,围绕申请条件、申报方式、受理模式、审核程序、发证方式、管理架构进行系统再造,形成“一件事一次办”的工作标准。聚焦办事减环节、减时间、减材料、减跑动、减成本,对纳入“一件事一次办”的各项政务服务事项实施一体化办理,实现系统集成、数据共享、业务协同。二是数字赋能。要用数字赋能营商环境,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加快建设数据共享服务体系,让数据多跑路、企业和群众少跑腿。学习借鉴以数字赋能优化营商环境的成功经验,在县委、县政府上下功夫,以数字化赋能一流营商环境的打造。三是协同联动。要携手广大企业共建共享一流营商环境,强化诚信和守法合规经营理念,深化清廉罗平建设,构建亲清政商关系,营造尊商重商亲商安商社会氛围,形成营商环境优化与企业健康发展互促共进的良性循环。进一步落实好部门对窗口的充分授权,使进驻中心各窗口切实能够既受理又办理,杜绝“两头受理、两头审批、体外循环”现象,全方位推进各项工作。四是集中办理惠企实事。要每年集中办成10件以上惠企实事,聚焦土地、能源等要素保障,明确“干什么、谁来干、干出什么效果”,一件一件抓,一年一交账,以解决一个一个具体问题的韧劲,推动要素保障能力一步一步提升。五是解决诉求。常态化开展企业联络员制度,做好领导干部挂钩联系重点企业工作,及时梳理搜集企业生产经营以及项目建设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要及时回应企业一些诉求,把“有求必应,无事不扰”的工作理念落到实处,采取“县级挂钩领导和行业部门坐诊接诉”等办法,像医生接诊一样接待企业,通过回应一个诉求,推动解决一类问题、一批问题。六是落实政策。要把国家、省、市发展机遇转化为企业发展红利,将政策与企业、与产业衔接起来,开展“进企业、送政策”行动,运用大数据推行“免申即享”,把利好政策一项一项落实到产业上、落实到企业中。在政务服务大厅设置惠企政策咨询等窗口,定期组织开展惠企政策解读及宣传活动。七是总结通报。要定期公布一批案例,每半年认真总结、提炼、推广10个优秀案例,通过以案释法、典型引路,让大家有样可学、有例可循,实现“同类事,同样办”;曝光不担当、不作为等反面典型,让大家引以为鉴。八是加强领导。各级党委、政府以及各级领导干部,要坚持改革创新,坚持从实际出发,坚持眼睛向外,多到企业现场办公,设身处地为企业和群众解决困难问题,通过解决一个一个具体问题,建立健全一项一项制度机制,一步一步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让云岭大地长出更多吸引“金凤凰”的“梧桐树”。
(三)机制再完善,增强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新动能。一是完善协作分工制。健全完善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协作分工机制,形成县优化营商环境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各专项组分工牵头、各部门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二是完善责任落实。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把手”工程,各地各部门主要负责同志是第一责任人,要亲自研究部署和组织推动优化营商环境各项工作。各成员单位要按照职责分工,细化各领域优化营商环境实施方案,明确工作标准、主要任务、具体措施和时间进度要求。三是加强宣传推介。将营商环境宣传推介纳入全县各级宣传工作重点,充分运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强化正面典型示范引领宣传。
感谢你们对政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恳请以后多提宝贵意见。
罗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4 年10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