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11 16:15 来源:罗平县钟山乡 浏览次数:2731
近年来,老鸡场村委会持续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大力弘扬红色革命文化,创新统筹联动的协作机制,聚人才之力、产业之能、治理之效,调动各级各类宣传教育资源,坚持警示教育、红色文化浸润、廉政宣传同向发力,擦亮清廉村居底色,绘就兴村富民“画卷”。
人才聚力,积蓄发展“内生力”。人才兴则事业兴,老鸡场村党总支以“廉”为媒、引“贤”回归,大力招引乡贤回归造血,着力培养一支爱农村、懂农村、愿意建设农村的人才队伍,发动群众参与乡村建设,培育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内生动力。一是精准引才。摸清本土人才资源,建立在外优秀人才信息库,选聘乡贤10人组建老鸡场村委会“干部规划家乡行动”编制组,充分发挥休闲农业、田园综合体等新业态聚集人才作用,吸引在外优秀人才回乡支持家乡发展,共同缔造和美乡村。二是精细育才。建立与人才结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相适应的多元化人才培养机制,加大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力度,提升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水平,积极选派20余人参加县乡组织的电商直播、休闲农业等实用技能培训。2012年至2024年帮扶单位县医院共结对资助帮扶老鸡场村委会7名困难学生从小学至研究生的学费、生活费。三是精心用才。充分发挥乡贤作用,召开“干部规划家乡”座谈会,邀请在外经商人员、公职人员共商共谋老鸡场村的产业发展、村庄规划、社会治理等。争取乡扶贫公司、各自然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出资入股钟山乡老鸡场玉辉专业合作社,按照“支部+合作社+公司+农户”的利益联结模式,实现了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与农民增收的“双赢”。
产业赋能,拓宽发展“新路径”。老鸡场村大力弘扬红色革命文化,激励党员干部艰苦奋斗、廉以律己、无私奉献,引导党员干部学习和传承革命先辈的廉洁风范,紧扣钟山乡“文旅融合红色之乡、农旅康养绿色之谷”发展思路,创新多元发展路径,发展兴村富民产业,实现抱团发展、规模经营、共同致富。一是青储饲料“变废为宝”。2022年以来,通过县乡村振兴局和县人民医院帮扶、村小组和群众入股,老鸡场玉辉专业合作社投入120余万建设青储饲料加工厂1个,向当地农户溢价收购玉米、高粱、大麦等秸秆,加工成优质青储饲料。田间地头的废弃物变成了“香馍馍”,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也实现了“双丰收”。共加工青储饲料1000余吨,集体经济增收达8万元,带动就近务工人员30人、人均增收2000元。二是特色农业“推陈出新”。老鸡场玉辉专业合作社以土地流转的方式盘活闲置资产,在原先大量种植烤烟、油菜的基础上,扩大胡萝卜、折耳根种植面积,从会泽引进紫山药试点种植,积极探索畜牧业规模化养殖,开发系列农特产品。同时,合作社与社员、脱贫户、“三类”监测对象分别签订“差异化”保底收购协议,直接向农户收购玉米、油菜籽等农产品,拓宽了农户增收渠道,也有助于形成区域性产业规模优势。三是乡村旅游“引流拓客”。以“忆乡愁·淘青春”为创作主题,在鸡场村绘制主题墙画11幅,让原本空白、老旧、残破的墙面焕然一新,为“红廉钟山”打造了新的“打卡点”。依托头道口子战斗遗址,油菜花网红路等辖区旅游资源,入股罗平钟山红色文化旅游有限公司,每年为村集体增收2万元,同时带动当地群众“走旅游路”“吃旅游饭”“挣旅游钱”。
乡贤助廉,筑牢发展“压舱石”。老鸡场村委会抓好廉洁文化氛围塑造,充分调动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发挥群众主体作用,注重加强党员干部廉洁用权教育引导,推动基层治理效能持续提升。一是以治促廉。按照“就近、就熟”原则,以20户左右的村民为一个网格单元,将全村划分为53个网格,64个末端防处单元,由网格员具体负责涉及邻里矛盾纠纷调处、隐患排查化解、安全稳定等各类事项,积极引导、听取村民“金点子”,推动民事民议、民事民定、民事民办,确保“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实现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全域网格化管理。注重加强党员干部廉洁用权教育引导,2020年以来,采取定期召开廉政座谈会,组织观看警示教育片,通报违法违纪典型案例、学习纪法知识等多种方式,组织开展50余场次活动。以案明纪、以案释法,警示引导村组干部用好小微权力,自觉接受群众监督。二是新风润廉。通过群众会、院坝会与群众面对面沟通协商,邀请乡贤、村中有威望的老同志参与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并在“红承钟山”公示栏张贴公示,号召全体村民摒弃大操大办、铺张浪费、厚葬薄养、人情攀比等陈规陋习,弘扬和倡导文明村风,让村规民约不仅写在纸上、挂在墙上,更融到心里,切实发挥教育、警示、约束作用,营造文明和谐的村居环境。2020年以来,在全村评选“清廉家庭”“最美庭院”“最美家庭”“十星级”文明户等 37户,为全村党员群众树立了学习的榜样,弘扬了文明新风、廉洁齐家的理念,以清廉家风涵养党风政风、淳化民风社风。三是乡贤助廉。老鸡场村委会将“廉洁”文化和“乡贤”文化有机结合,引导乡贤有序参与村中账务核查、普法宣传、矛盾调处、乡村建设等村级公共事务,推进乡贤文化融入基层治理。2012年以来老鸡场村委会乡贤捐资、捐物累计达20余万元,比如:2024年3月乡贤周明光捐赠5万元,帮助鸡场村打抗旱井1口,解决了村民饮水困难;再如:在浙江温州创业的乡贤王洪明每年为老鸡场完小的孩子们捐赠学习用品,2024年春节期间他赞助2万元举办老年舞蹈比赛,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通过扩大乡贤的榜样力量,构建了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环境,营造了人人参与治理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