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8-14 09:04 来源:罗平县老厂乡 浏览次数:3657
酒香浓郁、烟叶金黄、菊花盛开、高粱挂穗、芋头繁茂......产业丰收在即,肥沃的土地孕育出了致富的希望。早秋时节,行走在老厂乡村,到处是一片忙碌的景象,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一幅乡村振兴的崭新画卷正在展开。乡村要振兴,产业必振兴,近年来,老厂乡立足实际,充分开发利用乡土资源、挖掘地域特点、升级产业链条,通过产业优质化、特色化、链条化、融合化,做好“土特产”文章,构建传统产业与新兴特色产业齐头并进的产业格局,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取得实效。

白酒产业兴旺,稳固酒乡之魂。老厂酒已经成为老厂乡老厂村的主要经济支柱产业,老厂酒和以酒带养殖产值占全村农村经济总收入的63%,从事老厂酒产业生产的农户占全村农户的50.4%。老厂乡通过引进新企业、扶持原有企业发展壮大生产规模,并组织成立老厂酒酿酒专业合作社和老厂酒产业党支部,依靠企业引领酿酒业,依托协会和支部服务酿酒户,将企业、协会、支部与酿酒户组成一个有机联合体,规范酿制程序,强化市场信息收集发布和老厂酒品质的监督,通过政企联姻、订单收购、产业延伸等,以“酿好酒、酒好喝、喝好酒”、打造“健康酒”为发展理念,提质量、拓市场、强品牌。目前,老厂乡有规模性白酒企业5家、酿酒作坊198个,白酒产业年产6000余吨,带动生猪养殖业40000余头,产值1亿余元。

烤烟产业丰收,铺就烟农致富路。时下,老厂乡各地的烤烟陆续进入采摘烘烤阶段,烟农们穿梭在烟田间,采摘、打捆、搬运、编烟、烘烤,绿叶子变成金叶子,金叶子换来好日子。老厂乡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坚持“管理增效、技术提质、全面提升”,通过集中育苗、技术培训等,扎实抓好烤烟生产的各个环节,全力助农增收致富,据悉,全乡今年种植烤烟面积12577亩,烟叶收购任务3.413万担,预计产值6000余万元。

万寿菊竞相盛放,满目金黄“有钱花”。2021年,老厂乡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牢牢抓在手上,紧紧围绕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示范种植万寿菊300余亩,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2022年推广种植3000余亩,2023年巩固种植3000余亩,由政府牵头引进企业提供技术服务指导,签订收购协议,充分调动合作社、种植大户和群众积极性,形成政府主导、企业引领、合作社带动、农户参与的规模化种植、组织化生产、订单式销售的产业体系,带动群众增收,壮大集体经济。2024年,5000余亩万寿菊,产值1500万余元,已经成为全乡增收致富的重要经济来源,整体与零散互补,满目金黄,早饭前、晚饭后“采花去~”“我在采花”“我今天卖了700多元钱”“今天发酵池收了400吨花”......成为群众闲谈交流的常言常语。

红高粱长势喜人,规模种植成效佳。走进舍迫村高粱种植基地,放眼望去,到处是绿油油的,一排排一望无际的红高粱长势喜人,空气中也弥漫着高粱的清香,“今年高粱长得好,穗大结实,拿着压手”农户们个个笑开颜。红缨子高粱是贵州茅台镇特产的一种有机糯高粱,是酿造茅台酒的上佳原料,市场需求大,发展前景好,刚好老厂盛产白酒,老厂乡立足自身资源优势和生产条件,引进贵州省栗泰香贸易有限公司,建成种植基地、高粱烘干厂等,通过完善利益联结、强化技术服务,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动效应、村集体和合作社的组织优势,积极引导农户流转土地、基地务工、发展红高粱种植,推动高粱产业规模化,“外销内用”同频共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据了解,今年全乡共推广种植红高粱2000余亩,预计产值500余万元。

菜芋首种“丰景”好,绽放蔬菜产业新活力。“今年我们村委会共种植芋头2000多亩,而且长势都很好,去年试种的卖3块钱一公斤,照价今年可以卖2700万余元,丰收很有希望,除了大户种植,闲散农户可以就近务工,帮忙管理收挖”法乃村党总支书记贺柱良介绍,该村坚持党建引领,依托生态资源优势,积极探索发展新路径,通过土地流转、整合分散农田,引入菜芋种植,统一发种、统一收购,产销一体发展,推动整村经济“向上向好”,有效提高群众收入,为全乡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此外,香椿10000余亩、辣椒200余亩、玉米70000余亩、生姜26000亩.....老厂乡产业路子越走越宽,农民的钱包越来越鼓,日子越过越红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