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长者专版

王玮就《罗平县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有关政策进行解读

  • 罗平县政府办
  • 2021-01-27 14:44


 

近日,《罗平县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以下简称《方案》)正式印发实施,为了便于理解《方案》相关内容,县长王玮同志就《方案》工作思路和主要内容等解读如下。

问:《方案》的起草背景是什么?

王县长答: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稳就业” “保居民就业的决策部署,全面提升全县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促进全县农村劳动力多渠道、高质量转移就业和持续增收,助推重点产业发展,助力脱贫成效巩固和乡村振兴,根据《曲靖市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曲政发〔202045号)精神,围绕“强化精准对接、促进稳定就业、提高就业质量、实现持续增收”目标,按照“政府主导、就业导向、立足产业、市场需求、精准培训”的原则,聚焦“三张牌”、重点产业发展和“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等地用工需求,深化农村劳动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开展农村劳动力普遍性就业培训的基础上,面向农村劳动力精准开展多类别、高质量、有保障的职业技能培训,全面提升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水平,促进农村劳动力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为推动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问:主要内容有哪些?

王县长答:《方案》分为工作目标、主要任务、工作措施、支持政策、组织保障5个部分,共18项内容,主要为:

(一)工作目标。20202022年,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10000人次以上,其中,通过培训取得职业资格(技能等级)证书 6700人次以上,取得专项职业能力证书3300人次以上,通过培训取得证书后未就业人员就业率达90%以上,已就业人员劳动报酬明显提高,推动全县农村劳动力由体能型技能型转变。

(二)主要任务。一是开展就近就地就业农业技能培训2000人次以上。对“不愿外出、不能外出”的农村劳动力,重点围绕“绿色食品牌”和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发展需求,开展农村致富带头人、种植养殖、农村电子商务、农特产品营销、实用技术等培训。二是开展省内就业产业发展需求技能培训3800人次以上。对“有外出意向,但只愿省内就业”的农村劳动力,重点围绕“绿色能源牌”“健康生活目的地牌”和重点产业发展需求,开展工业、建筑业、服务业所需工种培训。三是开展省外转移就业岗位技能培训4200人次以上。对有意向到省外就业的农村劳动力,结合“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等地的产业发展和企业用工需求,重点开展“订单式”“定向式”“嵌入式”岗位技能培训4200人次以上。

(三)工作措施。一是依托各类职业培训机构开展全方位技能培训。鼓励具有职业培训资质的民办职业培训机构、省内外职业院校按有关规定参加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对文化水平相对较高和有一定技能基础的农村劳动力,采取全脱产、全封闭等方式,开展砌筑工、电工、焊工、机修工等中级工以上技能等级工种培训1000人次以上,所需资金实行全额支付。二是依托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开展岗前技能培训。鼓励和支持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同省内外职业培训机构开展合作,结合“春风行动”“百日行动” “沪滇劳务协作”等活动,根据企业岗位所需技能要求,组织对有意向到省外务工的农村劳动力开展“订单式”“定向式” “嵌入式”技能培训2200人次以上。三是依托各类生产经营主体开展在岗技能提升培训。鼓励和支持用工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扶贫车间等各类生产经营主体,对吸纳就业的农村劳动力开展技能培训和对符合条件人员开展以工代训,鼓励企业设立职工职业技能培训中心,组织具备劳动合同关系或者事实劳动关系的农村劳动力开展在岗技能培训,共培训1300人次以上,其中,通过培训取得初级工以上职业资格(技能等级)证书900人次以上,取得专项职业能力证书400人次以上。四是依托省外职业院校开展实用技能培训。加强与友好城市、劳务协作地、罗平籍农村劳动力集中务工地等的协调对接, 争取当地政策支持,根据企业生产经营岗位所需技能要求,依托省外职业院校等培训机构,开展省外务工人员实用技能提升培训并取得初级工以上职业资格(技能等级)证书500人次以上。五是抓实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发证工作。进一步强化协调服务,加大技能培训后发证工作力度,确保农村劳动力持证上岗、以技增收。

(四)支持政策。一是农村劳动力补助政策。农村劳动力可免费参加由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组织开展的技能培训。农村劳动力自费参加技能培训取得证书后,可凭证书种类,向户籍地、常住地或求职就业地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按规定申报培训补贴,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根据证书种类,给予800元至6000元培训补贴和不超过150元鉴定补贴。对参加免费职业技能培训的贫困劳动力、就业困难人员、“两后生”中的农村学员,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给予培训期间每人每天60元生活费补贴和20元交通补贴。二是职业培训机构补助政策。通过公开招标方式选取职业培训机构开展培训的,由培训机构垫付培训费用,培训结束并取得证书后,可向审批培训计划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申领培训补贴。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根据证书种类、培训合格率,给予每人次800元至6000元培训补贴和不超过150元鉴定补贴。对贫困劳动力开展项目制培训的,可申请预拨50%的培训补贴资金。三是各类生产经营主体补助政策。各类生产经营主体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并开展培训的,培训结束并取得证书后,可向审批计划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申报培训补贴。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根据证书种类,给予每人次800元至6000元培训补贴和不超过150元鉴定补贴。农民专业合作社和扶贫车间等各类生产经营主体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并开展以工代训的,以及参保企业吸纳困难人员、零就业家庭成员就业并开展以工代训的,按照每人每月不超过500元的标准给予职业培训补贴,补贴期限最长不超过6个月。四是村组干部补助政策。对村(社区)、村(居)民小组干部组织动员农村劳动力参加技能培训并取得证书的,可根据实际情况安排一定资金,用于村组干部的服务性补贴。

(五)组织保障。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县就业工作领导小组要加强对全县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作的组织领导,强化统筹协调、督促指导,会同发改、财政、教体、扶贫、住建、文旅、市场监管、农业农村、工信商科、卫健、退役军人事务等部门,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等群团组织,工商联、个私协、行业协会等沟通协调,全力抓实培训调查摸底、培训计划、招标、管理及培训后就业等各环节工作。二是强化资金管理。进一步规范资金申报、拨付程序,严格按培训任务落实情况审核拨付培训资金,定期向社会公开资金使用情况,加强资金使用的监督检查和专项审计工作,确保专款专用、资金安全。三是强化宣传发动。各有关部门要多渠道广泛宣传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的重要意义和政策支持等,引导帮助农村劳动力转变思想观念、树立市场意识,凝聚技能成才、技能致富的思想认识。要着力宣传普通工人和技术工人的待遇差别,推广优秀技能人才典型事迹,带动身边广大农村劳动力学技能、学技术,养成依靠技能勤劳致富的思维习惯和生活方式,营造崇尚技能、尊重劳动的良好氛围。四是建立培训统计制度。由县人社局牵头负责全县各类培训统计工作;县扶贫办、县总工会、县妇联、团县委、县工信商科局、县农业农村局、县住建局、县文旅局、县卫健局、县残联等部门每季度末报送行业培训相关台账。五是强化督查问效。县就劳动力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会同有关部门,定期不定期开展督促检查,按月通报农村技能培训工作情况,对工作措施不力、工作推进缓慢的督促限期整改,整改不力的按有关规定严肃追责问责。

问:《方案》出台的意义有哪些?

王县长答:《方案》是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六稳”“六稳”中稳就业的具体措施,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和提高农村群众获得感、满意感、安全感的有效举措,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有力支撑。

原文链接:

罗政办发〔2021〕2号罗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罗平县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的通知.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