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长者专版

今天是2025年11月16日 星期日

登录 繁体中文 支持IPv6
首页 > 专题专栏 > 精神文明建设

专题专栏

精神文明建设

罗平:师生齐包粽子话端午

发布时间:2022-06-06 09:24 来源:罗平县融媒体中心  浏览次数:11200

六月端午祥,艾蒲粽飘香。6月1日下午,在中国传统佳节端午节来临之际,罗平县腊山第一中学师生齐聚校园操场上,举行2022年端午佳节包粽子活动。全校师生用包粽子的劳动实践共话端午,营造了浓浓的传统节日氛围。

EV2A0016.JPG

傍晚时分,走进腊山一中的校园,落日的余晖映着一个个阳光少年,整个操场上开始沸腾起来。学生们以班为单位,拿着自己带来的粽叶,大大小小的盆里盛满了学校分配的糯米,一颗颗花生、一片片粽叶,也盛满了学生们的喜悦。折叠粽叶,填放食材,包裹成型,扎紧粽子……每一个步骤无不在学习,都考验着同学们的耐心。学生们一边认真地聆听着老师关于端午节来历及风俗习惯的讲解,一边动手做粽子。虽然学生们做的不够熟练,形状也不太美观,但在老师的指导下和同学互相帮助下,一个个外形美观的粽子还是被包了出来。在不同的班级里,学生们发挥想象力,大胆创新,用自己的一双巧手制作出多种形式的作品,每一个成型的粽子里包裹着师生们指尖上跳动着的欢声笑语,同学们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

EV2A0054.JPG

“在中考即将来临之际,学校举行的这次包粽子活动,让我们这些中考的学子们释放了学习上的一些压力,体验到了家一样的幸福与温暖,也了解到传统文化的魅力。虽然我包的这个粽子看上去不太美观,但我很满意,这是我劳动的成果。” 腊山一中九年级323班陈明月同学拿着粽子兴奋的说道,师生团结合作,拾粽叶旋漏斗状、放米、压实、翻转调整棱角、扎紧……一个个精美墨绿的粽子快乐的诞生,看似简单的动作却蕴含着劳动的奥妙。

EV2A0264.JPG

据悉,端午节是我国传统节日,已有二千多年,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五月节等。端午的习俗多种多样,其中最多的是吃粽子、吃鸭蛋、赛龙舟、挂艾叶菖蒲等习俗,粽子的馅有用花米饭包成的“五色棕”,用谷草灰拌馅的特色灰粽等。

EV2A0410.JPG

“我们以‘包粽子’为载体,通过劳动实践,引导全校师生弘扬传统文化、践行传统美德,落实劳动教育实践课,推动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在互相帮助、传授传统技艺中,增进了学生间的友谊,传承了中华民族传统民俗文化,体会劳动带来的幸福,感受‘家’的温暖,养成良好劳动品质和正确的劳动价值观,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学校总务副主任柏绍苹介绍说,学校利用端午佳节的这个教育时机,将传统民俗文化与劳动教育课程相结合,在品味端午节传统民俗文化的同时,也体会着劳动的光荣和快乐。

EV2A0427.JPG

近年来,该校在‘“双减”’的政策下,探索劳动教育的新模式,促进学校教育的进步与发展,全力推进“五育并举”,着力在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提高同学们的综合素养能力,努力培养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为党育人、为国输才。